联系电话:0536-7256789
物流配送:0536-7501178
冷库承租:0536-7254229
市场租售:0536-8277777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海港路45000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眼下正值蔬菜瓜果上市旺季。近期广东、海南的芒果、菠萝,云南、贵州的部分蔬菜,江苏等地的甜瓜等相继出现“卖难”,但同时鲜活农产品为何在产地“没人要”、而在城里的菜市场上价格却不便宜?如何在生产和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减少市场剧烈波动影响?
01
三大症结:产业链条不健全,产销信息不对称,管理体制不完善
农产品市场波动主要原因是供需不平衡。蔬菜等鲜活农产品由于易腐烂、难储运,受市场、信息、气候等因素影响大,加上我国农业生产、加工、储藏、物流和消费的产业链条不健全,容易出现局部地区个别品种“卖难”。
“最初一公里”未完全打通——“田头市场”发展缓慢,特色优质农产品区域产地市场发展滞后,特别是贫困地区缺少预冷库、保鲜库、冷藏车、电子结算等基础设施,分级、分选、包装多由人工完成,没有形成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市场服务体系。
流通成本高——由于预冷、冷链发展滞后,一方面农产品在运输中损耗大,另一方面产品运输距离长,流通环节层层加码,导致“原产地价格低到没人要、市场地价格居高不下”。
市场信息不畅——主产区和主销区产需信息沟通渠道不通畅,市场需求与生产供应无法有效衔接。据农业农村部调查,大多数贫困地区农户都是通过邻里乡亲获取产品销售信息,通过正规渠道和现代传媒手段获取信息的比例不高。
02
两类成因:大宗和鲜活、小宗农产品受影响因素不同
不同类型的农产品受市场价格变化影响的具体原因不同,大致有两类情况:
一类是大宗农产品。近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库存总量处于历史高位,对粮食价格形成较大下行压力。大宗粮食作物之间的替代性产生价格联动,如玉米是第一大粮食作物,更是饲料主要原料,玉米及其下游产品对小麦、稻谷、高粱、大麦以及蔗糖、马铃薯等有很强的替代性,前两年玉米价格下跌给相关替代产品带来价格下行压力。同时,大宗农产品近年国内外价差较大,进口冲击持续加大,对国内农产品市场运行产生较大影响。
另一类是鲜活农产品和小宗农产品。这类“菜篮子”农产品集中上市时往往价格较低,淡季价格较高,有明显的周期性、季节性波动特征。天气异常变化、小规模生产模式以及流通环节低效率等因素加剧了鲜活农产品的价格波动。而葱姜蒜、绿豆、干辣椒等小宗农产品由于产地相对集中,更容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加上耐储存、市场容量小的特性,市场反应较敏感,一旦减产后价格大涨又刺激种植面积盲目扩大、从而导致下一个种植周期价格大跌。
目前我国农产品供给在多样化、个性化方面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出现“卖难”的主要是大路货,真正品质好的品牌农产品很少出现这个问题。